翻译图书发行增长 各国需求不平衡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9日 13:00 来源: 本站原创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刘 亚

翻译图书作品在各国图书市场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英语在媒介传播中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以美国文学为代表的英语文学作品、科学研究、学术论文等成为世界各国图书市场追捧的对象,翻译图书再次进入大众视野。2015年上半年世界主要国际书展上对翻译图书的热议也吸引了出版商、作者和翻译家的注意,当前时代背景下翻译图书的发展前景也成为出版领域的热议话题。

翻译图书发行数量虽有增长,但总量仍然不足

在世界各国文化和价值观交流活动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翻译图书的数量有了大范围增长。2015年4月,欧洲文学交流平台Literature Across Frontiers(LAF) 发布一项研究报告,显示1990~2012年间,英国和爱尔兰地区大众图书翻译数量增长了53%,文学翻译数量增长了66%。

Literature Across Frontiers 于2015年伦敦国际书展期间公布了这项报告。该报告的核心成果源于两项特殊的数据源,第一项是1990年~2012年间英国国家书目原始数据,另一项是2000年~2012 年间的过程数据。根据LAF所言,原始数据能够生成同其他出版市场相对比的统计数字,数据经过人工处理后,产生了一份2000年~2012年的文学翻译作品年表,其中包括虚构类、非虚构类、诗歌、戏剧和童书。随后进行处理后的数据集会根据体裁和源语展开进一步分析。文学翻译作品所占的比例略高一些,该统计数据用精确的数据显示了文学翻译作品出版的稳定增长,让人深感欣慰。1990年~2012年间,大众翻译作品发行量增长了53%,而文学翻译作品增长了66%。

LAF的主任亚历山德拉·布克勒表示,该报告第一次展示了英国和爱尔兰地区翻译作品出版的可靠数据和统计资料。然而,即使翻译图书的发行数量有了大范围增长,但LAF分析表明,英国翻译图书的数量大约占过去20年间英国国家书目总数的3%,这一数据与欧洲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或波兰这类图书市场大且本国出版业健全的欧洲市场相比,低到令人尴尬。虽然这一数据以英国和爱尔兰书市为基准,但其依然揭示了翻译图书出版遭遇了一定困难,存在一定问题。

各国翻译图书市场需求量不平衡状态为翻译出版推广制造难题

各国翻译图书市场之间需求不平衡现象,造成了翻译出版物对外出口时遭遇了很大难题。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15年美国书展上,一场名为“如何制作翻译作品:代理机构、信息机构和相关服务行业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的座谈会引发了人们对翻译作品出版过程的强烈关注,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座谈会的主题包括信息搜集公司如何将作者同合适的出版社联系起来,如何说服中国作家相信代理公司,如何让全世界相信翻译作品具有阅读价值,能被读者理解并且能像本土英文图书一样通过数据分享。我国台湾台北光磊国际版权经济公司创办人谭光磊,文学咨询搜集公司的麦克·纳度罗、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公开信出版社的查得·波斯特出席了该座谈会。

谭光磊一直致力于沟通美国出版商和中国作者。他表示,他们需要更多中国本土作家。因为将图书从美国卖到中国的过程十分系统化,中国市场对美国图书的需求在稳定上涨,而且美国出版商清楚知道他们的中国读者群,各项事宜的开展也都非常顺利。但中国图书在美国市场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在美国,中国图书的需求量并不大,中国作者在美国没有代理公司,他们不了解读者类型,从而加剧了他们的紧张,而且这种紧张会让代理公司苦恼,也会令美国的出版商感到疑惑,不知道该与谁联系。除了作者和出版社在配对上的混乱状态之外,对代理商而言,制作翻译作品项目的成本也非常昂贵,他们需要制作大纲,书写相关报告等等,而所有这些费用都需要代理公司自掏腰包。

政府、作者、译者协同努力为翻译图书出版创造机会

政府需要为翻译出版物的推广担起责任。近年来,许多海外作者都从各自政府持续的资助中获利。同样是在“如何制作翻译作品”的座谈会上,查得·波斯特表示,政府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送本国排名前十的作家出国深造,例如韩国文学翻译研究所就将作者送往纽约,而且还会为他们的译文买单。

同时波斯特强调翻译图书的推广过程和其他图书一样。书店对销量不佳的翻译图书存在偏见。但是,如果没有一位作家为推广图书作出努力,那么翻译图书的路程会变得更加艰难,数场探讨翻译作品所面临挑战的座谈会吸引了大批作家、编辑、出版商和译者。

作者、出版商和代理机构为图书翻译出版不断努力的同时,图书翻译的工作则切实落在了译者肩上。可以确定的是,译者译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翻译图书的发展前景。在2015年美国书展“走进读者”的主题对话中,曾将日本作家川上弘美(Hiromi Kawakami)、中村文则(Fuminori Nakamura)的小说译成英文的译者艾莉森·马金·鲍威尔就是译者进入图书翻译市场的典型例子。作为一名英语母语者,她甚至比许多原文读者更能理解原文本质。此外,美国独立出版社苏活出版(Soho Press)的助理出版人朱丽叶·盖姆斯出席了当天的对话。苏活出版主打犯罪小说出版,该社1/3的小说都依靠翻译。朱丽叶· 盖姆斯表示,虽然对于翻译作品不易理解的对话依旧是老生常谈,但仍然有一大堆的机构对翻译图书兴趣浓厚,甚至将其置于其他图书作品之上。但根据盖姆斯的经验,为图书找到一位得力译者难度非常大。译者拿到厚厚的硬皮作品后,将其翻译出来,并获得相应的报酬,盖姆斯将这一过程称为“文化审阅”。在她看来,他们都是文化审阅过程中的出版商,这种审阅的过程相当伟大,因为译者要找出图书中需要被讲述出来的核心,然后自己遣词造句。

学术翻译领域对译者的考验更加明显,在LAF报告中就显示,在学术图书出版界,英文出版作品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在学术界的许多学科领域,英语已经成为对出版界有价值意义的语言,而英语媒体出版物也不断成为官方评价标准。但对学术作品而言,直接对作品进行翻译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学科知识的关键往往不是译者能够掌握的。当然,随着翻译图书所涉及的语言种类更加多样,丹麦语、荷兰语和非欧洲语言的阿拉伯语、日语一起成为10大翻译语言。但也由于许多语言没有被明确表达,也使得人们错失了抵达自己亲密邻国文学世界的机会。

尽管翻译图书出版物在世界范围内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可以看到作者、出版机构、代理公司都在通力合作寻找适合翻译出版物走出去的方式。所以,即使困难重重,翻译出版物也理应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