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颔传——一位睿智的学者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5日 13:00 来源: 本站原创

 2018-05-25_105245.png

书名 张颔传——一位睿智的学者

编辑推荐

两位智慧学者,一场深度对话。

带您走进——

不以家贫学浅就放弃努力的少年张颔;

身经磨难却不坠其志,心无旁骛追求学问的学者张颔;

历尽人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旷达心态笑对生活的老者张颔。

书 号 ISBN 978-7-5457-0924-7

作 者 韩石山

责 编 张继红 解瑞

定 价 120元

开 本 16开

字 数 520千字

装 帧 平装

出版社 三晋出版社(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版 次 2014年3月 第一版

内容介绍

张颔先生,一位睿智的学者,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出版有《侯马盟书》《古币文编》《张颔学术文集》等巨著。可回看他早年经历,却实在难以让人与这位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文博大家联系起来,正如韩石山先生所说:“(张颔先生)只有高小毕业学历,还有当小店员经历,却能在学术上取得这样高的成就,同时在诗词、书法上,亦卓有声明,不能不让我因惊奇而起探究之心。”

正是这份“探究之心”,成就了这本《张颔传——一位睿智的学者》。韩石山先生自2007年11月起开始采访张颔先生,直至定稿,历经四个年头。成书保留了访谈体的写法,使得近三十五万字的篇幅读起来竟不觉冗长、繁杂,相反,如话家常,仿佛在听两位智慧的学者交流闲谈,随处可感受到思想碰撞的火花。

本书以时间为序,将张颔先生的坎坷经历、赤子情怀、治学的严谨、孝子慈父的形象既立体化也人情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可看出张颔先生之才情,亦可领略其为人之格调风骨。

作者简介

韩石山,山西临猗县人, 1970年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近年来潜心于现代文学研究。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4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长期从事小说、散文、文学批评等门类的写作及现代文学研究。现为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主要成员。

主要著作有《装模作样——浪迹文坛30年》《韩石山文学评论集》《李健吾传》《徐志摩传》《寻访林徽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谁红跟谁急》《民国文人风骨》等。他的作品幽默、风趣,犀利又充满智慧,素有“文坛刀客”之称。

目录

自 序

一 苦到了“圪蒂”上

二 堂兄张帆

三 介休城里的人文景象

四 小伙计的生活

五 抗战开始了

六 回到山西抗战前线

七 又想去延安

八 在孝义

九 胜利的日子里

十 主编《工作与学习》

十一 纪念诗人节

十二 《姑射之山》与《西里维奥》

十三 流转京津冀

十四 在省委统战部

十五 创建考古所

十六 考察晋阳古城

十七 书法品鉴

十八 皇天生我意何如

十九 挥“戈”上阵

二十 华美的陶范

二一 闲谈王子婴次炉

二二 “壶”里做道场

二三 李峪梦

二四 原平“五清”

二五 盟书的发现

二六 二堆居士

二七 夜读天章

二八 待罪侯马绎盟书

二九 无影塔

三十 “文物”制造者

三一 书信叙真情

三二 《古币文编》

三三 考证的乐趣

三四 治印与识印

三五 扑朔迷离地方史

三六 巧释“索达干”

三七 谐趣诗文

三八 笔墨不求缙绅喜

三九 走进《大家》

四十 陋室中,那尊青铜塑像

尾声 九秩雅集

附:张颔年表

再版后记

佳句摘录:

韩:诚实正直的品行,更适宜于在学问上探索,也更容易做出成绩来。

韩:别说为人奸诈、品行不端之辈,就是心性飘浮的人,要在学问上获得大发展,也是很难的。

韩:这些年,还有前多少年,都是叫人学思想的。实际上,文化最重要,有了文化也就有了思想,有思想而没文化,这个思想也就难说是思想了。

张:学文化最大的好处,不在于知道什么是对的,而在于知道什么是不对的。没文化的人,什么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赵树理的小说里,写过一个叫“常有理”的人物,就是没文化的典型。

做学问还有一条,要多跟外界接触,好处是开阔眼界,多方比照,全面认识自己,不光是认识自己的不足,还能认识到自己的足。

韩:世上有年轻的文学家,却少有年轻的史学家。这主要是因为文学家凭才气就可以少年成名,而史学家要饱览典籍,精研细判,没有相当的岁月难以做到,出名就要迟到。

张:我秉持的理念是别人写过的不写,没有新意的不写,破人家的容易,立自己的难。破人家的,挑几个刺就行了,立自己的,没有实实在在的材料,光凭几句空话是立不起来的。

韩:想象力丰富是好事。郭沫若、闻一多、陈梦家这些人,后来搞了古文字研究,闻一多搞古典诗词研究,也跟古文字研究有相似之处,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成绩,恐怕与他们当初是诗人,想象力丰富有关。有联想力嘛。

张:要做好学问,就得多跟名家交往,他们的优点,可资借鉴,他们的缺点,可以引起自己的警惕,避免重蹈覆辙。做学问,还是要像顾炎武那样。每立一论,泰山难移。